资讯频道
当前位置:
如何应对职业打假
2019-06-29 08:49   评论(0)

商家预防职业打假人的方法

1、内部自查

商家要提高思想认识,真正意识到商品安全的重要性和违法经营的风险性,要真正能够自觉地做好进货查验记录,规范记录进货商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批号,保质期、供货商等信息,并保存好供货商的许可证、营业执照、食品合格证明和其他相关票证。

此外,商家还需定期自查。查验商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掌握商品的安全状况,尤其涉及食品安全,要及时清理变质、超过保质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主动将其退出市场,并做好相关记录。

2、不接受任何单方送检的检测报告

职业打假人单方送检的检测报告难以确认送检样品的真实性,存在掉包的可能性。所以,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应当在确认送检样品是企业生产销售的前提下,由双方共同送检。

3、审查检测机构的资质

要求检测机构提供其具有国家认监委认证认可的受检项目的检测资质的授权范围证书,也可向国家认监委申请信息公开。若不具有授权资质或超出授权范围做出的检测机构做出的检测报告,不具有法律效力。同时,企业向国家认监委投诉违规出具检测报告的检测机构,该检测机构会收到停业整顿的行政处罚。

4、分清质量检测和质量鉴定

质量检测,是有国家认可资质的检测机构适用国家认可的检测标准进行产品质量检测活动,前提是必须有检测标准,且必须严格按照检测标准实施检测。质量鉴定,必须向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请,组成专家组根据经验进行鉴定,可以没有检测标准,因此管控也较严格。在目前国内没有检测标准的项目上,只能进行质量鉴定。

5、如何应对不实报道

对于媒体的不实报道,应先采集证据,通过公证机关将该报道时间、内容等信息公证下来,以便诉讼之用。若该不实报道的报道依据是违规检测报告,还应向国家认监委投诉,以获得国家认监委对检测报告违规的书面确认,这也是有力证据。然后通过律师发信的方式进行指正,并告知其报道内容错误,没有反映客观事件真相,要求其赔礼道歉并更正报道。如果该媒体在收到律师信后置之不理或将错就错,则可判定其行为存在恶意,企业可采取名誉权诉讼维权;若查证幕后推手是同业竞争企业,则可起诉反不正当竞争。对于不实报道的媒体,在证据充分后,可向新闻总署投诉。

职业打假领域的法律风险防范
1.提高赔偿额度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赔偿金额从过去的“退一赔一”提高到目前“退一赔三”,提高打假的利润空间。

2.举证责任倒置

根据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现在举证责任倒置,将由被告方也就是企业进行举证,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就解决了消费者鉴定难的问题,也大大降低了打假人的维权成本。

3.加强对职业打假人的监督制约

对职业打假人要引入监督机制,加强对职业打假人的法律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严厉的打假法制环境,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4.降低维权成本

简化维权手续。维权成本高和程序复杂是消费者维权瓶颈。畅通维权渠道,提高赔偿额度有利于鼓励消费者的维权热情。但是长远来看,简化维权手续,拓宽维权渠道,加大普法宣传,才能让普通消费者回归维权主力。


  在维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商家合法利益方面,伟天律师从未停下脚步,在“利”字当头面前,伟天律师会坚守正义,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全力以赴还消费市场一片蓝天。


0 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