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当前位置:
冬日读宴:DAY 9——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
2018-12-15 11:53   评论(0)

《双城记》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所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首次出版于1859年。

故事中将巴黎、伦敦两个大城市连结起来,围绕着曼马内特医生一家和以德发日夫妇为首的圣安东尼区展开故事。小说里描写了贵族如何败坏、如何残害百姓,人民心中积压对贵族的刻骨仇恨,导致了不可避免的法国大革命。书名中的“双城”指的是巴黎与伦敦。

《双城记》经过狄更斯精心安排的构架,描写社会气氛紧张的历史背景,成功地将阶级间的痛苦与冲突展现开来。在阅读作品时,读者无论如何,也没能找出造成马内特18年牢狱之灾的原因,悬念由此产生。但是狄更斯又巧妙地抓住读者心弦,不断让读者陷入更加令人好奇的情节。当马内特医生想和露西结婚时,他很想将自己的真实身份坦诚相告,然而恐慌和担忧又不断侵袭着他。这一系列元素都让读者感觉非常地好奇。直到后来,马内特的精神状况仿佛又带着读者回到了巴士底狱的痛苦岁月。直到小说的最后,到法庭宣读马内特的血书时,才清楚了两人的关系,以及代尔那死亡的原因。这种悬念有了很特殊的构架,从而体现了马内特医生的经历是痛苦的,当然,也是神秘的、浪漫的。这种谜底慢慢被揭开时,其跌宕起伏的过程极其充满艺术美,既体现了小说的主题,又具有人性美和人道主义,使得《双城记》成为极其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

在《双城记》这部小说中,作者使用了很多的对比手法,反映了阶级的特点及状态。这一对比手法体现在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和马内特医生身上,一个残酷无情,另一个极度善良;在农村里,一边是贵族永无休止的荒淫无耻的生活,而一边则是农民无知却又可怜的生活;在城市里,贫民窟到处都是小孩老人,脸上仿佛都刻画着由于长期饥饿而形成的削瘦脸型,而另一边的贵族们却慢慢地拿起茶杯,品着奢侈的茶,还时刻显露出不满的表情。这一幕幕体现了狄更斯的写作特色,既具深度,又极其巧妙,将《双城记》贵族的奢侈及贫民的苦厄结合在一起,极具画面感,且这一画面是淋漓的、血腥的、无耻的,且都深深印在读者的内心世界。


来源:杨凌在线网

0 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