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当前位置:
从电影故事看法律文化 |《推定有罪》
2019-07-22 08:41   评论(0)

乌脱罗是法国北部港口城市滨海布洛涅的郊区小镇。今天,乌脱罗因为一个凄凉的缘由闻名于世,那就是2001年开始的有关恋童癖和儿童性虐待的著名案件。20余人因这个卑劣的事件受到指责,整个法国群情激奋。几年之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被证明是无辜的。自此以后,这则司法丑闻成为最受青睐的题材。很多新闻、文学作品据此揭露了法国司法系统的失灵。




樊尚·加朗格导演的电影《推定有罪》就是由此案改编而来,2001年预审法官乌特尔以涉嫌重大儿童性交易案的理由,下令逮捕了阿兰等十几位嫌疑人,但嫌疑人对此拒不认罪。此事令这些无辜的人的生活忽然坠入地狱,他们的人生和人际关系被这桩案件弄得支离破碎。影片以阿兰·玛雷高的视角入手,重现了这件法国司法史上著名的冤案,为观众展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不公正的,不人道的司法体系。


电影中的主人公阿兰的罪责来源于他儿子的同学。一对与他们孩子发生了乱伦行为的夫妇事情败露而被法院指控后,被侵犯的其中一个孩子吉米指控了参与恋童癖行为的几个人,并恶意检举了他身边的几乎所有成人,其中就有阿兰的名字。这个孩子的话得到其母含糊其辞的确认,一场漫长的受难史由此揭开了帷幕。



阿兰·玛雷高是一名法警,他和妻子育有三个孩子。他热爱工作,因为工作忙而对家庭照顾不周,导致和妻子关系不太好,但孩子们都很爱他。一天,阿兰夫妇被警察逮捕,理由是被指控强奸15岁以下儿童。在警察的诱导下,阿兰的一个孩子也对警察说了对他不利的证词。阿兰夫妇被关进监狱,几个月后阿兰妻子被释放,阿兰继续被收押。阿兰的妻子离开了他,他母亲得知儿子被捕后停止了说话和进食,不久亡故。阿兰的单位领导告诉他即使他无罪,因为形象受损他也不能从事原工作。阿兰几次自杀未遂,他变得抑郁,被送到了精神病院,之后又转到了某医疗机构。为了支付诉讼的费用,他出售了自己的房子。被关押起20个月后,阿兰开始绝食抗议,消瘦得不成人形。


在巡回法院审判中,虽然德利太太承认自己和孩子吉米的指控是说谎,但法庭还是裁决阿兰因对自己儿子的性骚扰获18个月缓刑。阿兰再次服药自杀被医生救回一命,最终上诉法院宣判阿兰等6人无罪。最高司法委员会公开承认疏忽,法官博格受到严重谴责,其他法官也被认定失职。阿兰被恢复其法警职务。


阿兰被莫须有的罪名击倒,导致家破人亡,虽然最终被判无罪,但身心都遭到重创,母亲过世、妻子离开,和孩子的关系也大不如前。而这一切,都是博格法官只根据孩子的证词指控做出的裁决,而没有进行相关的调查来确认他的犯罪事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每个嫌疑犯都拥有无罪推定的权利,而不是有罪推定。早在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就将无罪推定原则在立法中予以确立,法国是世界历史上首个在立法中明确确立无罪推定原则的国家。而我国直到1997年才将无罪推定写入刑法典。


影片的名字《推定有罪》,意味深长地概括了阿兰·玛雷高悲惨经历的由来,他甚至不曾受益于每个嫌疑犯都拥有的无罪推定权利,这个权利即使对最严重的不法行为都是适用的。当事人这样解释道:“乌脱罗案是一个十分糟糕的教学案例,所有基本的法律原则在这里都遭到嘲弄和颠倒。在法国,乌脱罗案展示了,当一个人被卷入司法案件中时,有罪推定是优先于其他一切权利的。可以说,在乌脱罗案中,甚至不存在有罪推定,而是一上来就被断定有罪。”


-----
-----

美国霍姆斯大法官有一句至理名言:“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此话指出法律问题不仅仅是法律本身,它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离开了对人性、历史、信仰、习惯等社会方方面面的考察,法律将会是无源之水,轻率地就案办案可能会得到不公正的结果。




0 条评论

评论